新会书院里的邕剧传承
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(中青在线见习记者 任家宝 记者 唐轶)青砖灰瓦间,书院一曲邕剧《拦马过关》的邕剧唱腔穿透时光,回荡在广西南宁解放路上新会书院的传承天井中。这座始建于清乾隆年间的书院古建筑,如今以南宁地方戏曲博物馆的邕剧身份焕发新生,成为邕剧传承的传承“心脏”。
主办方供图
“守住邕剧的书院魂,既要敬畏传统,邕剧也要拥抱时代。传承”邕剧传承人黄俊成说。书院作为广西四大地方剧种之一,邕剧邕剧曾随商船远播东南亚,传承上世纪60年代凭借《泗水关》等经典剧目登上国宴舞台。书院但随着观众断层、邕剧人才流失,传承这门古老艺术一度陷入“无人接棒”的危机。
转机始于2024年。南宁市《地方戏曲保护办法》正式实施当日,新会书院启动全面升级。书院内,百年戏台与全息投影剧场并肩而立:一方展柜陈列着清代《三进士》手抄本。几步之外,游客可通过虚拟现实技术“穿越”至《龙象塔奇缘》的武打场景。“年轻人不是不爱戏曲,而是需要一把打开传统的钥匙。”黄俊成指着展厅内的数字戏装体验屏介绍,半年内已有3.6万人次通过扫码生成专属戏曲形象,相关短视频播放量超8000万。
主办方供图
传承的火种正在年轻一代手中接力。每周三清晨,新会书院的天井里总会准时响起师徒对戏的吊嗓声。黄俊成站在青石板上示范《五台会兄》的唱腔时,身后是30张年轻面孔——他们中有人刚结束在山西戏曲职业学院的3年苦修,有人正将社区巡演中收集的童谣融入新编戏词。“以前总说戏曲是活化石,如今才懂得‘活’字的分量。”黄俊成轻抚着戏台立柱说,“老戏台承得住风雨,更该托得起新枝。”
夜幕降临时,戏台两侧的宫灯次第亮起。黄俊成戴上髯口,为当晚的《开泰新声》做最后的准备。台下坐着从各地赶来的戏迷,其中不乏举着云台相机的“00后”。“以前总担心邕剧会被锁在博物馆里,现在它正从历史中走出来,走进地铁广告、走进校园课堂,甚至走进游戏。”他说。
主办方供图
- [2025-05-24 12:10] 北京海淀整治线上线下违规售卖烟卡行为
- [2025-05-24 12:07] 北京丰台举办企业商标品牌管理与保护实务专题培训会
- [2025-05-24 11:59] 南京都市圈放心消费一体化协作会议召开
- [2025-05-24 11:43] 陕西出台方案助力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
- [2025-05-24 11:40] 反不正当竞争在行动
- [2025-05-24 11:26] 优化营商环境
- [2025-05-24 11:20] 市场监管行风建设在行动
- [2025-05-24 11:18] 北京丰台开展电动自行车质量安全专项检查
- [2025-05-24 11:11] 吉林延边:多点发力推动旅游业高质量发展
- [2025-05-24 11:03] 吉林延吉:突击检查网红饮品店
- [2025-05-24 10:53] 优化营商环境|辽宁积极服务和融入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
- [2025-05-24 10:46] 陕西西安:“一户一档”新模式助推“个转企”高质量发展
- [2025-05-24 10:33] 浙江台州国家级知识产权保护中心通过验收
- [2025-05-24 10:02] 江苏无锡开展青少年消费教育主题活动
- [2025-05-24 09:59] 广西崇左开展改装电动自行车整治“清零行动”
- [2025-05-24 09:57] 市场监管行风建设在行动
- [2025-05-24 09:55] 北京石景山:查餐饮 护食安
- [2025-05-24 09:55] 北京丰台举办企业商标品牌管理与保护实务专题培训会
- [2025-05-24 09:53] 浙江湖州突击检查餐饮店食用冰块
- [2025-05-24 09:44] 上海:“一址两用”助力外资企业开设分装中心